看到足協(xié)發(fā)布的出征名單,我這火 “噌” 就上來了。踢個東亞杯,帶著 51 人出國門,隊伍浩浩蕩蕩。不明情況的人,還以為要去征服世界足壇呢!
咱來數(shù)數(shù),這 51 人都是做什么的。
23 名球員,是上場踢球的主體,這我們懂。1 名主教練,負責排兵布陣,也合理。1 名翻譯,解決語言溝通問題,必須配備。剩下的 26 人呢?即便加上 6 名教練組成員,還有 20 個 “神秘人”。這些人是做什么的?難道是給球員提鞋拎包的?這哪里像去參加比賽,分明是一個豪華旅游團,花錢出國瀟灑。
差旅費得有多少?機票、酒店、吃喝拉撒。算下來,能買下半條街的煎餅果子了。
要是能踢出好成績,球迷們咬咬牙也就認了??涩F(xiàn)實是,球員在場上踢得像散步,回來后只會說 “下次努力”。這官話聽多了,誰能不火大?
其一,這 26 個神秘人里,后勤人員、隊醫(yī)、數(shù)據(jù)分析師以及心理輔導師都不能少嗎?再加上管裝備的、管行程的、管安保的,人數(shù)湊得跟拍電影似的。國際足聯(lián)提過,職業(yè)球隊出征時,教練組與后勤團隊通常有十幾人,多了就顯得臃腫。我們這 51 人的隊伍,怕是把替補的替補的后勤人員都帶上了。網(wǎng)上有球迷吐槽,這陣仗堪比古代皇帝出巡,鑾駕儀仗隊都齊了,就差抬轎子了。
其二,說說錢的事兒。51 人的機票,按經(jīng)濟艙每人 5000 元計算;酒店每晚 500 元,十天下來,單是吃住就得幾十萬。東亞杯不是世界杯,獎金沒有那么高。成績不好,錢花了,臉也丟了,球迷心里能不氣?微博上有人扒出,2019 年東亞杯我們帶了 40 人,當時已經(jīng)被噴人多勢眾。這次直接增加到 51 人,足協(xié)是覺得罵聲不夠響?過去幾年,國足在東亞杯最好成績是第三,踢日本韓國時,基本以學習為主。學了這么多年,怎么就沒長進?
球迷不是不講理。帶著這么多人出征,真能取得好成績,誰會挑刺?拿日本隊來說,2011 年亞洲杯帶了 30 人,教練組及后勤人員加起來不到 10 個,還拿了冠軍。人家隊伍精簡且高效,我們這隊伍卻臃腫得像過年回村的家族團。球迷失望的不是人數(shù),是心氣。輸球后永遠說 “盡力了,找差距”。這話聽著耳朵起繭,比加班還讓人崩潰。網(wǎng)上有人調(diào)侃,國足這是去踢球還是去團建?
足協(xié)該好好想想,錢是否花在了刀刃上?后勤團隊能不能精簡?訓練質(zhì)量能不能抓緊?別靠人多壯聲勢,球迷要的是成績,不是排場。這次 51 人出征,要是回來又一無所獲,網(wǎng)上肯定罵聲一片。
別怪球迷嘴毒,一次次希望換一次次失望,誰都受不了。下次發(fā)名單,少幾個閑人,多幾個有真本事的。球迷都看著呢,別讓大家滿心期待,到最后只能對著屏幕喊 “解散”。